重磅發布 | 武漢市2025-2027年氫能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正式印發
2025-09-30該方案圍繞產業規模倍增、創新能力躍升、氫能應用廣泛三大目標,制定了創新驅動、協同發展、多元化應用拓展、政策保障等4項13條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,健全完善氫能“制儲運加用”全產業鏈體系,構建“一核(武漢經開區)一都(青山區)兩翼(東湖高新區、東西湖區)”的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集聚區。力爭到2027年,全市氫氣總產能達到40萬噸/年、建成加氫站20座,推動氫能在交通、工業、能源等多領域應用,燃料電池汽車推廣突破2500輛,全市氫能產業總產值達到200億元,將武漢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氫能裝備中心、氫能樞紐城市。
方案指出,圍繞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重點環節的核心技術(如質子交換膜、燃料電池電堆、制氫控制電源等)組織關鍵技術攻關,其中對企業牽頭承擔的氫能領域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,按照規定給予國家撥付資金最高50%、單個項目最高500萬元支持。
同時,加快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業科技成果轉化,創新技術應用完善提升標準體系與檢測能力。對氫能領域新獲批建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、國家產業創新中心、技術創新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,按照規定給予1000萬元支持。
在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方面,適度超前規劃、簡化審批、鼓勵現站改擴建,對新建及改建站予以建站及設備補貼,打造三環、四環加氫環線。其中,對日加氫能力不低于500千克且銷售價格不高于25元/千克的加氫站,根據年度加氫消納量,按照20元/千克的標準給予每年度最高300萬元的運營補貼。
在氫源保障方面,優化都市圈協調發展機制,強化與黃石、潛江、孝感等周邊城市協作氫氣供給,擴大“灰氫”制取及供應,鼓勵“綠氫”制取、落實“綠氫”生產不需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規定,支持有條件的區在化工園區外建設制加綠氫一體化試點項目。
方案提出,要從政策、資金與人才三方面入手,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產業基金撬動作用,對接省級氫能產業投資基金、引導國資和社會資本參與全市氫能產業發展。同時加強氫能產業智力支撐,支持氫能領域高層次人才申報“武漢英才”計劃,支持高等院校、科研機構加快氫能產業人才梯隊培養,依托氫能重大項目培育一批復合型領軍人才,支持氫能企業、研究院所培育氫能技術及裝備專業創新研發人才。


